免费注册·RSS源·手机版·广告服务·成功案例·服务介绍·投稿中心·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玉米:60102854QQ群:大豆:52200431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行业信息

  • 行业信息
  • 交易供应
  • 交易求购
  • 交易招商
  • 商情中心
  • 人才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动态>正文

调查显示澳大利亚2025/26年度小麦产量将因干旱减产

2025-04-02 09:23:46来源:金农网金农号自媒体中心作者:博易大师

  外媒4月1日消息:一项调查显示,澳大利亚2025/26年度(7月至6月)小麦产量预计为2860万吨,较上年的3410万吨下降16.1%,因为部分地区持续干旱导致土壤水分不足,使得产量回落至历史平均水平。
  交易员和分析师指出,尽管新南威尔士州和西澳大利亚州土壤水分充足,但维多利亚州和南澳大利亚州的严重干旱拖累前景。
  与此同时,全球小麦供应趋紧,美国农业部预计截至6月底全球小麦库存将降至9年低点,澳大利亚新麦减产可能推高国际价格。
  澳大利亚小麦种植季在本月启动,但天气条件喜忧参半。斯通艾克斯集团的悉尼交易团队负责人斯特凡?迈耶表示。维多利亚州和南澳大利亚州完全没有底壤。去年这些地区虽降雨稀少,但种植前尚有水分储备,今年作物潜力仅为平均或略高。
  墨尔本马里纳商品公司的帕尔温德?辛格表示,数月干旱已成事实,除非未来一两个月有降雨改善,否则小麦产量估计为2800万吨。相比之下,新南威尔士州和西澳大利亚州受益于充足降雨,土壤水分支持种植,但维多利亚和南澳的困境拉低全国预期。
  3月初澳大利亚农业资源经济科学局(ABARES)预测2025/26年度澳麦产量为3048万吨,同比降低10.6%,因为种植面积可能降至1283万英亩,低于上年的1306万英亩;单产也将回落到2.4吨/公顷,低于上年的2.6吨/公顷。
  目前交易员对新麦产量的预测范围从2700万至3075.2万吨,反映不确定性。干旱影响不可忽视,2024/25年度澳麦产量为创纪录的3410万吨,得益于有利天气,而今年水分短缺可能使单产下降。
  市场反应与价格波动
  减产预期已刺激本地价格上涨。阿德莱德现货饲料小麦6月交货价从去年11月收获期的355澳元/吨升至385澳元/吨(约241美元/吨,按1澳元=1.5977美元),涨幅8.5%。与此同时,今年迄今芝加哥小麦期货却下跌4.5%,显示澳大利亚本地供需紧张与全球趋势分化。全球买家关注澳大利亚,因其是中国和印尼等亚洲市场的主要供应商。
  惠誉集团旗下BMI研究团队表示,2025/26季全球供应收紧将推高价格,2025年均价可能超当前水平。全球背景加剧紧张。
  美国农业部预测,2025年6月底全球小麦库存将跌至2.6亿吨,较2024年减少约900万吨,创2016年以来最低。最大出口国俄罗斯因配额和天气问题,2025年上半年出口预计减少,进一步推高市场风险。澳大利亚若产量降至2860万吨,出口可能从2024/25年度的2600万吨(ABARES估算)缩减至2200万吨,亚洲买家或转向美国和加拿大,抬升运费和价格。
  天气挑战与种植风险
  天气仍是变数。新南威尔士州和昆士兰州过去一周降雨量高达200毫米(8英寸),田地变湖泊,迈耶警告,下一挑战是机械能否下田种植冬小麦和大麦。过度降雨可能推迟播种,影响发芽率,尤其在昆士兰州(占产量15%)。若5月前干旱区无改善,维多利亚(占产量30%)和南澳(占20%)可能减产20%-25%,全国产量或跌破2800万吨。反之,及时降雨可将损失控制在10%以内,接近ABARES的3050万吨预测。
  总体而言,5至6月降雨是关键。若干旱持续,产量可能跌至2700万吨,全球库存进一步承压。若天气转好,2900-3000万吨仍是可期目标,缓解市场紧张。澳大利亚小麦的命运,不仅关乎本地农民,更牵动全球粮食安全神经。

特别声明

  1. 1.本文为自媒体、作者等金农网网络用户在金农网自媒体中心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金农网的观点或立场,金农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和存储空间。
  2. 2.凡本网注明“来源:粮信网-中国粮油信息网络平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粮信网-中国粮油信息网络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粮信网-中国粮油信息网络平台”。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4.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5. 5.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6. 6.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7.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0451-88003358 电子信箱:info@chinagrain.cn(系统自动保留7天)
粮油交易
热文TOP10
×
中国粮油信息网手机APP 广告
调查显示澳大利亚2025/26年度小麦产量将因干旱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