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已经步入尾声,虽然12月以前玉米价格暴力拉高,但由于新季玉米的惜售,反而成全了临储玉米。使得12月以后,玉米市场天旋地转,需求端以钝刀割肉、温水煮青蛙的模式不断炙烤着供给端的售粮心态,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需求方收购报价不断下调,进入“落价→售粮→落价”的恶性循环中。那么玉米跌跌不休,真的只是破纪录成交的陈粮全责?玉米后市如何?中国粮油信息网分析师周喆认为,需求端选择陈粮无可厚非,真正造成玉米落价的是市场缺少第三方的参与导致的供需关系失衡后,供给端丧失主动权。
供给侧臃肿不堪,自缚手脚丧失先机。前期的恶劣天气使得多方对于18年产玉米的产量及质量都持看衰的态度,18/19年玉米市场供需缺口一度达到3000余万吨,减产带来的收益问题以及价值问题使得农户惜售心态明显强于往年,售粮进度同比偏慢。前期的惜售虽然把价格挺了上去,但不断上涨的玉米价格蒙蔽了农户的双眼,对于破纪录的临储玉米失去了警惕,让出的市场反而让拍卖陈粮有了可趁之机,港口沿线及销区市场基本被陈粮吞噬殆尽。下游需求缺口得到填补,供给端失去砝码,丧失对下游的压制力,玉米市场供需双方交换主动权。
需求端双拳在握,华北诱敌东北重击。由于仓容的因素,华北产区用粮企业库存一到20天以上就落价,库存见底就涨价,破绽如此明显,给了供给端一定的心理支撑,12月以来即使压价,依然很多农户及贸易商信心满满的赌元旦行情。目前华北产区用粮企业都有充足的库存,个别企业已经收满仓了,元旦前后或许有涨价的可能,但由于巨大的供应量及产品走货不振,备货积极性低迷,涨幅及持续时间有限,引蛇出洞后定会持续压价以及更严苛的验粮。
东北产区的用粮企业由于有着充裕的陈粮以及12月以来落价收购的新粮,库存十分充足,从22日开始出现的停收现象以及报价突然大幅跳水的情况就能发现,东北产区的下游需求缺口真的是太小了,东北玉米要想走货就只能南下,而南下的过程就要接受中间环节的盘剥、其他产区玉米的竞争以及需求方的“有色眼镜”,立于危墙之下自身难保。
监督方作壁上观,收储量少难以救市。今年的新季玉米价格行情完全呈现一面倒的局面,前期的大幅上涨以及近期的持续下落走势,可以说与去年来回震荡,供需双方有来有回的走势大相径庭,或许根本原因就是少了第三方的介入。去年有粮库大规模收储参与玉米市场购销中,虽然粮库也算需求方的一员,但由于其追求完成任务胜过追求效益,一直都在同工厂、港口抢粮,在17年12月初期,粮库为了完成任务涨价收购使得需求端刚刚压下去的玉米价格开始反弹,涨到18年1月15日才停歇。而今年的粮库虽然在前期也进行了轮换补库,但由于量少标准严,价格虽高但对玉米的流通影响微乎其微,反而刺激了惜售心理走强,市场粮源都是用粮企业的,没有“国家队”的制衡,需求端在翻身后对供应端穷追猛打,供应端无力还手,玉米价格持续下调。虽然吉林已经开始推进30万吨的收储任务,其他省份也陆续展开收储工作,但目前已经开始的任务总量仍然太小,对市场来说只能说是兜底,无力对市场起到支撑作用。
综上所述,从“三省六部”、“三权分立”以及最稳定的形状“三角形”,都可以看出三这个数字代表的平衡、制约、稳定。今年国家收储的“不出力”使得玉米市场完全成为供需双方贴身肉搏的擂台,陈粮的反水使得供应端失去对需求端的压制力,供需双方交换主动权,价格一路向下。虽然国家队开启第二轮收购任务,但目前已知的收储数量面对海量的玉米余粮显得是那么的无力,对玉米的价格毫无支撑可言,连托底都谈不上。因此,随着前期大家寄予厚望的元旦的来临,或许玉米价格无法承载大家的厚望而使得很多人失望,市场即将迎来上量大高峰,价格还有下滑的空间,后市不值得一搏,还是让步走货及时脱手吧。欲了解更多玉米详尽行情数据以及未来走势,敬请持续关注中国粮油信息网的官方网站(https://www.chinagrain.cn)以及APP(https://www.chinagrain.cn/app)和微信平台(graininfo)或可致电0451-88001128咨询,成为中国粮油信息网的会员,享受更多特权。(中国粮油信息网 周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