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国内主流食用油脂行情走势比较让人纠结,虽然豆油、棕榈油期现货价格均呈现重心缓步上移的趋势,但市场上经销商大多反映行情不温不火,部分地区提货较难,成交一般,波动不大。以豆油现货价格参考,如下图所示,截至12月15日午间,国内沿海主要厂商一级豆油现货平均价格约8342.5元/吨,当日大连地区市场一级豆油主流报价约8170元/吨、天津地区约8300/吨、日照地区约8370元/吨、广州地区约8370元/吨左右,防城港地区约8380元/吨左右。此前笔者多次提到,下半月主要关注马棕出口能否转好、以及北美大豆库存数据和南美大豆天气炒作的相关题材,有没有效,我们具体看看。
马棕出口数据环比增长
据外电12月15日,独立检验公司AmSpec Agri Malaysia公布,马来12月1-15日棕榈油出口量为732,780吨,较11月1-15日出口量673,991吨增加8.7%。船运调查机构Intertek Testing Services(ITS)公布的数据显示,马来12月1-15日棕榈油出口量为717,660吨,较11月1-15日出口的653,541吨增加9.8%。
作为对比,马来各船运调查机构数据公布马棕12月1-10日出口环比下滑6%-11%,而前15日环比增长,说明后10-15日出口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原因则在于笔者一直看好的政策调整。印尼自12月10日起提高毛棕榈油出口费,从固定的每吨55美元调高到每吨55到255美元,具体取决于毛棕榈油价格,用于资助B30生物柴油强制掺混项目。且印度将毛棕榈油进口关税调低10%,从37.5%降至27.5%,自11月27日起生效。对于马来西亚棕榈油来说,印尼是其最大的出口竞争者,而印度则是马棕最大的消费国。那么自然的,投资者们大多看好下半月的马棕出口数据可以表现更好,刺激马棕期价上扬,进而利多国内油脂板块期现货商品价格。
南北美洲大豆的需求与天气
我国豆油主要依赖进口大豆原料再加工,大体上春夏进口南美豆、秋冬进口北美豆,原料成本价格对国内豆类油脂价格也具有指导作用。现阶段进口大豆方面主要两个炒作思路,一是炒作美豆的库存,二是炒作拉尼娜天气对南美大豆的影响。
根据全美油籽加工商协会(NOPA)数据,美国11月大豆压榨量创历史第三高,豆粕出口猛增至近八年新高。11月大豆压榨量为1.81018亿蒲式耳,低于10月创下的纪录高位1.85245亿蒲式耳,但高于2019年11月的1.64909亿蒲式耳。11月压榨量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超越了2018年11月创下的1.66959亿蒲式耳,同时为单月压榨量的历史第三高。NOPA会员单位的大豆压榨量约占全美压榨总量的95%左右。分析师称,NOPA公布的该压榨数据还为豆粕和豆油期货带来支撑。
12月10日美豆USDA月度报告就已环比上调2020/2021年度大豆总消耗量至45.34亿蒲,环比下调2020/2021年度大豆期末库存预估至1.75亿蒲,库存降至近七年低位。随着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推进,以及美国自身的加工消耗,市场有机构预判美豆库存或仍有下调空间,供应紧张利好豆类大宗商品。
至于南美大豆方面正处于播种期,巴西大豆在我国进口的南美大豆中占比最大,此时的多数机构预估巴西新豆播种进度在90%以上,受干旱天气影响略低于同期进度,后期我们需要格外关注天气炒作对其产量数据预估的调整,当前则对国内豆类商品市场指导作用不强。
综上所述,随着下半月马棕出口有望逐渐改善,马棕期货也有较大概率趋升,提振国内油脂板块跟随上涨。美盘大豆方面还有继续炒作美豆库存下调及加工需求增长的空间,在进口成本方面利多国际豆类大宗商品。巴西大豆还在播种,拉尼娜天气影响大豆产量的题材炒作还未到正式发挥作用的阶段。因此,下半月外围油脂市场消息面还算理想,支撑国内油脂市场。
据相关机构报道,截至12月11日当周,国内豆油商业库存约103万吨,前周约108万吨,上月同期约118万吨,去年同期约95万吨。豆油库存几乎九周连降,尤其以山东周边的相关销区经销商对笔者反映供应紧张格外强烈,主因在于前期持续收储令市场上可售可提的豆油现货供应紧张。而随着气温下降进入传统消费旺季,棕榈油凝固及菜油供应不足利于豆油替代性消费增加,从基本面上看豆油仍较理想。
从期货上来看,Y2101与Y2105合约一直处于上升通道内,笔者维持豆油中期偏强思路未改,只是随着交割期临近,01持仓不断下降,8050元/吨不断被试探且上方抛压较重,量能或不足以令期价达到此前市场预估的8300-8500点位区间,短线现货市场涨幅或受抑制。Y2101上升通道下轨支撑已上移至7600元/吨附近,Y2105则在7160元/吨附近,支撑位跌穿之前暂不看空,适合现货商逢低适当补货赚取短差。
1月20日前后美领导人权力交接,1月中旬起行情风险开始增加,收储传闻没有定论,既有传收储暂停、也有传12-3月继续收储的,后续行情还需边走边看。因此至少在1月上旬前,豆油还有一定上涨空间,而其幅度则需继续观察。笔者观点需结合自身交易节奏及周边市场购销情况考量,仅供参考。欲了解更多油脂行情数据以及未来走势,敬请持续关注中国粮油信息网的官方网站(https://www.chinagrain.cn)以及APP(https://www.chinagrain.cn/app)和微信平台(graininfo)或可致电0451-88001128咨询,成为中国粮油信息网的会员,享受更多特权。
(中国粮油信息网 辛显明)
特别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