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4月16日消息: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BAGE)预测,2025年阿根廷
小麦产量将达2050万吨,创历史第二高,仅次于2021/22年度的2240万吨。若政府将出口关税减免(从12%降至9.5%)延长至6月底,产量可能进一步上调,突破历史纪录。阿根廷作为全球主要
小麦出口国,近期取消外汇管制导致比索贬值10%,叠加减税政策,显著提振农民种植和出口热情。本文分析政策激励的驱动机制、潜在风险及对全球
小麦市场的深远影响,探讨阿根廷农业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税收政策与货币贬值双重激励
阿根廷米莱总统的政府在2025年1月将
小麦出口关税从12%暂时下调至9.5%,有效期至6月底,旨在刺激出口销售,增加美元储备。米莱强调减税的临时性,6月后税率将恢复至12%,但BAGE首席经济学家拉米罗?科斯塔表示,若减税延长,农民种植积极性将进一步提高,产量可能创纪录。
周一(4月14日)阿根廷取消外汇管制导致比索贬值10%,使农民以美元结算的出口收入兑换更多比索,显著提升出口回报。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主席何塞?马丁斯认可政策效果,但指出税收问题未彻底解决,反映行业对长期政策稳定性的期待。
产量预测与市场潜力
当前2050万吨的产量预测已接近历史峰值,反映有利的气候条件和政策激励。若减税延长,交易所可能上调预测,突破2240万吨,创历史新高。阿根廷是全球主要
小麦出口国,2023/24年度出口约1300万吨,主要销往南美、亚洲和非洲。减税和贬值双重刺激下,2025年出口量可能进一步攀升,尤其在中国等市场需求旺盛的背景下。比索贬值降低出口价格,增强竞争力,但全球
小麦市场面临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的激烈竞争,需警惕价格波动和贸易壁垒(如中国对美
小麦的高关税可能利好阿根廷)。
风险与挑战
尽管前景乐观,政策和市场风险不容忽视。首先,米莱总统明确表示6月后不延长减税,税率回升可能削弱农民信心,影响新季种植计划。若减税延期,政府财政压力将加剧,因出口税是重要收入来源。
其次,比索贬值虽利好出口,却推高进口农资成本,如
化肥和
农药,挤压利润空间。谷物交易所需评估成本上升对产量的潜在制约。
此外,全球贸易环境动荡,美中贸易战和俄罗斯出口限制可能推高
小麦价格,但也可能引发需求国转向其他供应商,如澳大利亚。气候风险同样关键,阿根廷2023/24年度曾因干旱减产,2025年需警惕厄尔尼诺或拉尼娜影响。目前气象机构预测中性天气持续到南半球冬季(8月到10月)的几率超过50%(NOAA,4月10日)。